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班恩海
机构地区:[1]贵州省长顺县摆所中学550700
出 处:《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14期111-111,共1页
摘 要:兴趣能产生求知欲,诱发学习热情。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时,其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我想学”的根本性转变。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条件,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它可以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哪怕是难度再大,他们也都愿意去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善于思维,表现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当中,外语的表现最为明显,同时从初一到初三,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水平逐渐下降,兴趣的丧失导致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渐严重。为了培养学生稳定、专一而持久的外语学习兴趣,我们需要做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