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圆善”看“圆教”——牟宗三哲学思想的思辨性溯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陶清[1] 

机构地区:[1]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51

出  处:《哲学动态》2013年第7期55-64,共10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314)的最终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06JJD770001)的结项成果

摘  要:有德者未必有福,有福者未必有德,自古皆然,于今为甚。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如果德性不是人的本性,那么,人们绝不会放弃现世的幸福而去追求道德;而追求现世的幸福正是人的本性,为了追逐富贵荣华而不惜抛弃善良以至于蔑德败伦,也并不是未有之事,因此,孟子引阳虎的话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同样一个本性,何以德性与物性如此截然反对?

关 键 词:哲学思想 思辨性 牟宗三 圆教 圆善 人的本性 道德 德性 

分 类 号:B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