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陶清[1]
机构地区:[1]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51
出 处:《哲学动态》2013年第7期55-64,共10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314)的最终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06JJD770001)的结项成果
摘 要:有德者未必有福,有福者未必有德,自古皆然,于今为甚。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如果德性不是人的本性,那么,人们绝不会放弃现世的幸福而去追求道德;而追求现世的幸福正是人的本性,为了追逐富贵荣华而不惜抛弃善良以至于蔑德败伦,也并不是未有之事,因此,孟子引阳虎的话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同样一个本性,何以德性与物性如此截然反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