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教

作品数:81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肖雄吴忠伟徐波苏磊杨文斌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牟宗三对程明道“生之谓性”说的已有解释与可能的圆教解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91-100,共10页肖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论”(23FZXA004)。
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及其附录中,对理学中的圆融表述,如道即器、性即气等,进行了独特的解释,也梳理了佛家华严、天台两种圆教。但是牟宗三判定程明道有圆教思想的依据,只有其“道亦器,器亦道”之说法,而对其“生之谓性”说则不予圆...
关键词:牟宗三 程明道 生之谓性 分解说 圆融说 
“1+N”雁阵模式在幼小衔接教科研实践中的运用——以厦门市槟榔小学片区“童心圆”教科研共同体为例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5年第8期11-13,共3页柯舒婕 
科学的幼小衔接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和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也能支持教育者对其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基于此,厦门市槟榔小学...
关键词:幼小衔接 雁阵模式 教育共同体 五育融合 
“一切存在随心转”如何可能——牟宗三“圆善论”再辨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5-52,共8页赵连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FZXA004)。
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牟宗三在“圆善论”中所说的“一切存在随心转”是主体转变了对“存在”的态度,这就导致了“德福一致”也只是主观意义的“幸福感”与“德”一致。但是,通过深入了解牟宗三的“圆善论”可知,他首先将“幸福”建立于现...
关键词:牟宗三 一切存在随心转 圆善 圆教 
中观学中国化视域下的法藏判教思想研究
《法音》2024年第8期50-55,共6页丁建华 
202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2ZJQN25YB>;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观学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20CZJ005>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中观学是否为大乘始教?法藏的判教体系以“五教”为核心,将经典判摄为小、始、终、顿、圆五种类型,意在将经典中说法各异甚至出现相互抵牾的表述放入统一的脉络体系,不使圣教出现前后不一。比如,法藏归类了菩提的种类,...
关键词:法藏 中观学 圣教 顿教 判教 圆教 三菩提 问题的提出 
比较“模型”与“圆教”标准:牟宗三“境界形而上学”的多维意涵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9-88,共10页韩立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近代中国‘哲学新语汇’的形成及其哲学新知识体系的建立”(21VJXT005)。
在中西哲学、儒道佛哲学比较研究中,为把握不同形而上学的理论实质,牟宗三以“本体特性”与“本体功用”为理据区分了“境界本体”与“实有本体”、“第一序本体论”与“第二序本体论”,以“体用关系”为理据区分了“第一序体用论”与...
关键词:牟宗三 体用论 境界形而上学 圆教 
圆教形态下的道德情感问题
《孔子研究》2024年第3期99-107,159,共10页谢远笋 
康德哲学中存在道德动力不足、道德责任两头落空的问题,牟宗三提出本体论的觉情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明辉接续牟宗三的思路,援引舍勒的现象学伦理学思想,对本体论觉情做了诠释。但是,基于牟宗三提出的圆教模型,李明辉之论尚是权说,...
关键词:道德情感 现象学伦理学 圆教 牟宗三 
道家与佛教的圆教之比较——玄学与天台佛教的互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杨祖汉 
牟宗三先生对道家与天台宗圆教的义理进行过深入阐发,认为以王弼、郭象为主的道家玄义固然圆融,但其中所含的道家式的圆教,还没有达到天台宗以“存有论的圆”作根据而发挥出来的圆教内容,即只能说是主观的作用的圆,而不能说是客观的存...
关键词:道家 佛教 圆教 玄学 天台宗 
谛闲法师忏法中的理忏精神与天台圆教立场
《法音》2024年第2期37-41,共5页董思岐 
一、谛闲法师对民国佛教忏法的整饰与弘发谛闲法师(1858-1932),俗姓朱,号卓三,浙江黄岩人。二十九岁即由融祖授记付法,传天台宗第四十三祖。["]法师一生行迹分布在清末至民国年间,此时的中国佛教早已失去佛教的本来面目。末世佛教的兴...
关键词:民国佛教 忏法 经忏 授记 浙江黄岩 天台圆教 天台宗 内在精神 
“心体”何以可能——牟宗三关于“心体”及“圆教”的建构
《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6期121-128,F0003,共9页程志华 
牟宗三建构作为“圆教”的道德的形上学主要是通过“心体”之立实现的。他以“心性为一”即“一本义”为“圆教模型”,以重新定义“可能”和“理解”为前提,以“心体”建构为实现路径,以“上下其讲”为思维路径。就“上讲”看,他以沟通...
关键词:心体 圆教 圆教模型 心性为一 心体特性 
论《周易禅解》的天台圆教视域
《周易研究》2023年第5期45-52,共8页张海龙 
在《周易禅解》一书中,智旭以天台教观体系为纲骨,秉持以“权实不二、因果俱圆、教观不离”为基本精神的天台圆教观念,为《周易》经传开圆解,对隐于其间的“圆义”予以抉引、发挥,并以天台圆教之六即佛和十乘观法学说来对《周易》某卦...
关键词:《周易禅解》 天台圆教视域 六即佛 十乘观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