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严爱军[1]
机构地区:[1]江苏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出 处:《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3年第12期64-66,共3页
摘 要:俗话说:编筐编箩,重在收口。这句话运用到议论文写作,即要求文章最后论证部分要有豹尾之力,要展现思维的深刻性、思辨性和缜密性,凸显优良的思维品质和高水平的思辨能力。 然而,反观目前中学生写作实际,我们发现,学生在最后论证阶段经常出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虎头蛇尾,在承题破题时,思维严谨,而到最后论证需要给力部分,却忽视沿袭前部分条分缕析的风格,忽略了最后论证发力的机会;二是思维疲软,即便有些学生已经注意到最后论证的重要性,但是苦于思维能力和品质有限,最后论证尽显“强弩之末”式思维疲态;三是架屋叠床,最后的论证与前一部分论证属于同义反复,缺少思维的掘进和提升;四是以叙代议,部分学生轻论证重印证,直接用举例说明观点,敷衍了事;五是空洞俗套,部分学生在最后部分,选择大而无当的情意俗套来论证,多从“毅力、勇气、信心、决心”等方面进行论证,有注水论证的嫌疑,易使论证流入宿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