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爱军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议论文写作举隅备考策略高考作文命题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高考作文:试题简析与备考策略被引量:3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7年第1期20-21,共2页严爱军 
2015年,被誉为“新高考改革的元年”。2016年是改革的第二年,根据教育部的安排,25个省市使用了由国家统一命制的试卷,如此格局会保持短暂的稳定。为此,分析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征,对预测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作文备考...
关键词:高考作文 备考策略 试题 高考改革 国家统一 命题特征 作文备考 命题趋势 
探寻深入分析的路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6年第6期120-122,共3页严爱军 
文论家刘勰曾言:"论如析薪,贵在破理。"意思说,议论事理,好像是在劈柴,要照着木柴的纹理去劈,才能容易地将木柴劈开。笔者以为,刘勰的这句话对议论文写作提出两点要求。第一是,议论文写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需要走向深刻。这是文体特...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路径 《高考说明》 文体特征 文论家 意思说 一类卷 刘勰 
巧选角度,占领立意制高点——新材料作文审题批判性思维举隅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5年第12期41-42,共2页严爱军 
常言道:审题决定生死,立意决定高下。一言蔽之,审题是关乎写作生死的第一步。 所谓审题,就是在材料中寻找其中有价值问题的过程。其间,学生要注意四点:“想得准”,即努力找准材料靶心,寻找核心立意;“想得深”,即透过现象看...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作文审题 新材料 立意 价值问题 反弹琵琶 内涵义 比喻义 
《季氏将伐颛臾》中不可忽视的三个细节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5年第7期53-54,共2页严爱军 
《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记录了在三桓叛上、四分公室的年代里,孔子和子弟冉有季路的言论。文中,弟子支持季氏攻打颛臾,而这有违老9币的“礼”“仁”的思想。孔子对他们的想法进行了批评。观点鲜明,情绪慷慨激昂。笔...
关键词:《季氏将伐颛臾》 议论文 对话体 “仁” “礼” 孔子 课时 
高峰体验理论观照下的精神宴游——透视《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情感特征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4年第6期40-42,共3页严爱军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接触了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阅读了相关书籍。借助该理论来理解《前赤壁赋》中的情感,笔者有种恍然大悟之感,觉得这一理论打通了自己理解文本的任督二脉,使得在认识上更进一步。
关键词:《前赤壁赋》 情感特征 高峰体验 苏轼 精神 观照 马斯洛 
六“也”未宜忽 读读悟其神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4年第5期20-22,共3页严爱军 
高中文言文选文,有的豪迈奔放,有的静穆闲适,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深沉凝重.这些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曾国藩说过,名诗美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
关键词:“也” 文言文 曾国藩 选文 高中 结晶 产物 朗读 
议论文最后论证部分五种思维方向举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3年第12期64-66,共3页严爱军 
俗话说:编筐编箩,重在收口。这句话运用到议论文写作,即要求文章最后论证部分要有豹尾之力,要展现思维的深刻性、思辨性和缜密性,凸显优良的思维品质和高水平的思辨能力。 然而,反观目前中学生写作实际,我们发现,学生在最后论...
关键词:思维方向 议论文写作 论证 学生写作 思维品质 思辨能力 条分缕析 思维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