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

作品数:117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马攀峰柳振华孙彦君褚树荣周良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宿豫中学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批判助力思辨——以《季氏将伐颛臾》教学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34期36-38,共3页黄雅怡 
思辨能力是指学生对于辩护性解释或说服性论述的分析、理解、判断、鉴别、评估能力,“2017年版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具体要求。本文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探析如何在议论文教学中通过设置批判性问题激...
关键词:批判性问题 思辨能力 季氏将伐颛臾 
大学语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合——以《行路难》《季氏将伐颛臾》为例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20年第33期200-202,共3页杨敏 
团队名称:大学语文名课(MK1806);项目名称: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J19B08)。
"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行路难》篇目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和"扬起自信的风帆"进行教学设计,将文学与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 语文教学 行路难 季氏将伐颛臾 
从质疑到探疑,文言文阅读的二级阶梯——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
《语文教学之友》2020年第11期27-29,共3页张明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高中语文‘阶梯阅读'区域性应用和推广研究”(批准号:B-b/2016/02/129)研究成果。
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探疑。质疑,需掌握提出问题的角度;探疑,需掌握探析问题的路径。拟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引领学生循着“质疑”和“探疑”深入阅读文本,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质疑 探疑 阅读阶梯 
文以载道:入境、析理、铸品——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谈儒家经典教学的策略和思路
《新阅读》2020年第8期51-52,共2页潘建敏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领略儒家思想,收获孔子为政、为人、为文观点,由思想入境、因社会析理、以人文铸品,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了以下"道"。由思想入境,把握儒家学派地位和价值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
关键词:析理 诸侯王 文以载道 儒家学派 儒家思想 儒家经典 以德服人 春秋战国 
以“读”领“教”,用好课文这个例子——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谈谈文言文教学
《语文天地》2020年第16期31-32,共2页沈松怀 
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语文培养文化自信的实践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号:DHA18041。
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言轻文”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学习文言文,不是简单地学习字词和翻译,而是学习文中的思想精华,从文章里汲取营养。文言文教学重在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正音;在朗读中筛选信息、感悟文本;在朗读中理解思想精华;还可以跨越...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感受力 语言情境 引领学生 思想精华 领悟力 朱自清先生 感悟文本 
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与课例实录
《青年教师》2020年第2期19-21,共3页张善存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其中学习任务群8明确指出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
关键词:课堂教学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 阅读经验 课例 教学设计 立足文本 文言知识 
体悟语用 厘清矛盾 细读文本——例谈《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的“矛盾”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7期34-37,共4页柳振华 张盼盼 
在教学《季氏将伐颛臾》时,有学生敏感地指出孔子在言语表达上前后存在着矛盾:开始只批评冉有,后来却重点批评子路。关于这个问题,有老师这样解释:"冉有的官职和地位可能比子路高,因此文章开始按照先冉有后子路的顺序,这是一般的礼仪。
关键词:《季氏将伐颛臾》 矛盾 孔子 文本 细读 语用 体悟 言语表达 
《季氏将伐颛臾》一次完整完美的教育
《文理导航》2019年第22期10-10,11,共2页曾雯靖 
为师之道、教育的技巧是师者毕其力去探索的,而“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可以通过“回溯”,向古人寻找师者的智慧。《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完成了一次完整而完美的教育,供今人学习与借鉴。本文试从孔子和学生子路、冉有的...
关键词:师者 教育智慧 理性 知人 严正 品行 
品细节读《论语》——从孔子三呼冉有之名谈起
《学语文》2019年第4期40-42,共3页卢娇 谢模楷 
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2018jxtd124);省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探索”(2018jxjygg042);省级质量工程重点教研项目“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情境下的高校人文类通识选修课程建设”(2018jyxm0970)阶段性成果
《论语》中一些细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孔子当面呼弟子之名就是其中之一。《季氏将伐颛臾》章孔子甚至三呼冉有之名,三次呼名意义不尽相同。联系《论语》中它处孔子直呼弟子之名的现象,可以发现呼名的细节中往往寄予了孔子特殊的语气和感...
关键词:《论语》 细节 《季氏将伐颛臾》 呼名 
夫子风采,溢于格言——读《季氏将伐颛臾》
《读写月报(高中版)》2019年第7期30-31,共2页邱建农 
《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第十六篇《季氏》中的一章。季氏指季孙氏家族中的季康子,当时是鲁哀公的正卿,把持国政,准备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季孙氏家族的由来可追溯到鲁桓公。据《春秋》记载,鲁桓公将其君位传其子庄公,庄公有三个弟...
关键词: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鲁哀公 季康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