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晓波[1]
机构地区:[1]南京晓庄学院
出 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4年第3期53-54,共2页
基 金:教育部重点课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生命美学研究”(SJS13094366);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纵横比较研究”(D/2013/01/044);南京晓庄学院教育重点项目(2234089);南京晓庄学院校级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后现代主义”(2012NXY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陶行知的教学观 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陶行知留学回国后,看到国内学校“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弊端普遍存在的现象,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教书的人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书的人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种教育不仅危害教师、学生,更是祸国殃民。”他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教与学相统一,提出“教学合一”即“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反映了教与学、师与生,尤其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
关 键 词:教育哲学思想 教与学 陶行知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共同活动 教学合一 教书
分 类 号:G40-02[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