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144 [2]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出 处:《外语研究》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基 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大中小学生认知隐喻能力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BYY049);北京市2010年人才强教中青年骨干项目"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念效度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项目编号:PHR201108062);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英语专业大学生隐喻能力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2BYY049)的部分成果
摘 要:本文重点对诸多研究者提出的"课堂教学提高隐喻能力"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文章一方面分析了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定义及研究者对二者关系所持的不同观点,认为隐喻能力和语言能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类型;另一方面从认知体验和普通概念化能力视角分析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拥有基本相同的隐喻能力的原因,认为不存在母语隐喻能力及二语隐喻能力之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