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出 处:《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4年第6期7-8,共2页
摘 要:一、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行 我国农村小学主要有两种,即“教学点”和“完小”,“教学点”一般只有四年级以下的班级,多设在偏远、人口较少的村寨。“完小”即完全小学,包含小学一至六年级,多设在人口较多的村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农村学校布局基本以“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为原则,以便学生就近上学。但8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的小学生源不断减少,出现了大量规模小、生源少的“麻雀”学校。一方面这些学校布点分散、班额小,造成了农村师资力量的分散配置,出现了一班一人甚至一校一人的现象,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另一方面学校点多面广,其危房改造、校产修缮、教学及生活设施添置等,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尤其资金分散后,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是增加了教育成本。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关 键 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教育质量 教学点 义务 学校布局 80年代 分散配置 资金分散
分 类 号:G40-011.8[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