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旧文重教的意义——以《伊索寓言》教学为例谈从“悟课文”到“会表达”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陆云峰 

机构地区:[1]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出  处:《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6期49-50,共2页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里面多次提到“语文素养”,但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索养”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处于模糊的理解状态。对这个问题的回应也仅仅停留在三个层面的理解上:“识记文本”——会认、会读、会写文本中的字词;“会读文本”——能够流利地读通文本;“知晓文本”——知道文本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既要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言语符号意义”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用“言语符号”表情达意的能力。因此,“识记文本”“会读文本”和“知晓文本”仅是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任务——“悟课文”,而没有真正地将“让学生会说、能用、善表达”等“会表达”的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旨向。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符号意义 《伊索寓言》 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 风景 熟悉 语文素养 

分 类 号:G424.21[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