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关键
机构地区:[1]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高招办
出 处:《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4年第6期77-77,共1页A Successful Way to Compositions
摘 要: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经历体验相对少,获取写作材料的途径主要以间渠道为主,这种间接途径很多,需要与教学工作紧密配合,并形成较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中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实施策略。如何指导中学生从间接途径获取写作材料呢?策略一:从统编教材和辅助性读本中汲取材料。国家实施“一标多本”的教材编写政策,任何一种倾注了编者大量心血的教材版本都彰显了新课程标准中有关教科书编写方而的建议:“教材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文质兼类,富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眼界。”课文的挑选有意识地系统丰富中学生的事理材料,从而使学生接受比较广博的思想文化熏陶,实现语文的人文性。教材总的说来内容虽然不多,可是所选课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极具代表性,而且课文编排有意识地涉及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四大文学体裁,涉猎了古今中外名著,还通过范文粗略地介绍了中国文学史和各种颇具内涵的思想文化。学生经过课文的感染、熏陶,写作材料会有一个基本积淀。更何况,作文材料取自于课文,使阅读者易产生亲切感。能活学活用,谁看了这样的作文不喜欢?2007年江西卷和江苏卷有关于“语文”和“母语”的作文命题,写作材料在课本中俯拾皆是,高分作文大多有此特点。善用课文,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如分成爱国事迹类、回归自然类等,或分成名人名言、名篇名言、谚语、歇后语等。如《勾践灭吴》的历史故事放在励志类材料中,用于“走出失败”“坚持”“毅力”“坚韧”等主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