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

作品数:81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连劭名金暄赵晶晶吴秀荣叶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宏志中学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台州学院学报》《汉字文化》《学语文》《文学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犬”“豚”辨异——兼论勾践生育奖励政策中蕴含的性别观
《台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叶娇 
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变更研究”(TG23440)。
传世名篇《勾践灭吴》中有关生育奖励的措施影响深远,但生男生女分别奖励犬豚的做法却广受争议,颇多分歧。从语言、历史、文化多角度辨析“犬”“豚”之异,明确先秦时期犬、豚同为重要肉食来源,但越人纵狗行猎,在越国,犬的地位高于豚;...
关键词:《勾践灭吴》   先秦 越国 生育奖励 
卷土重来未可知——读《勾践灭吴》
《中学生百科》2022年第2期14-27,共14页王中翼 柳三变(图) 
[作品简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司马迁曾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后世多存疑。《国语》共二十一卷,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
关键词:《国语》 作品简介 春秋时期 刻画人物 左丘明 春秋外传 西周中期 春秋战国 
《勾践灭吴》背后的故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152-153,共2页肖国武 
《勾践灭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国语》。背景为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
关键词:越国 《国语》 会稽山 人教版高中语文 一篇文章 长江下游 
浅谈《勾践灭吴》中“国子姓”的含义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5Z期54-54,共1页洪万平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第一册《勾践灭吴》:"乃号令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教材注"【国子姓】国君的同姓。"我觉得,这个注释是有问题的,不应该这样来理解。首先,我参考了于非先生的《...
关键词:勾践灭吴 高中语文 仪礼·特牲馈食 人教版 于非 越国 人谋 缟冠 众子 礼记·丧大记 
从现在做起,何谓晚也
《成才之路》2014年第23期72-72,共1页郑桂云 冯晓玲 
高中课本《勾践灭吴》中讲到:越王勾践兵败栖于会稽之上,求助谋而退吴者,大夫文种进对:“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文种先是用喻含蓄地责备君王...
关键词:《勾践灭吴》 会稽山 大夫 文种 
《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与分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年第7期89-89,共1页石美清 
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在台上讲,诸如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的梳理及语段的翻译,学生就在下面一字不漏地记着笔记,这样师生都在不折不扣地完成着教本上规定的内容。应该承认,由于初中文言文要求低,一到高中古文量的剧增,...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勾践灭吴 中古文 乡镇农村 阅读量 课堂气氛 高中语文 《国语》 小东 自读课文 
浅谈指导中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教学策略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4年第6期77-77,共1页关键 
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经历体验相对少,获取写作材料的途径主要以间渠道为主,这种间接途径很多,需要与教学工作紧密配合,并形成较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中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实施策略。如何指导中学生从间接途径获取写作材料...
关键词:写作材料 中学生 教学策略 统编教材 《勾践灭吴》 学习任务 文化内涵 文化熏陶 
对高中语文教材《勾践灭吴》一课两条注释的质疑
《考试周刊》2014年第14期12-12,共1页张艳梅 
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级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指标号ZL2427)阶段性成果
一、“当室者”释为“嫡子”不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2000年3月第2版)第14课《勾践灭吴》“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一句,课本注释“[...
关键词:《勾践灭吴》 高中语文教材 课本注释 人民教育出版社 质疑 试验修订本 中学教科书 中学语文 
舞蹈《勾践》的人物形象塑造被引量:1
《大舞台》2013年第9期56-56,204,共2页金暄 赵晶晶 
中国古典舞《勾践》是根据史书《国语》中"勾践灭吴"的历史事件编创而成,选材及编创手法独特深刻,人物形象塑造鲜活生动,在第九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脱颖而出。编导和演员恰到好处的汲取了文学作品《勾践灭吴》的故事内容,选择了勾...
关键词:《勾践灭吴》 人物形象塑造 舞蹈结构 舞台表现手段 中国古典舞 历史事件 《国语》 故事内容 
《勾践灭吴》中的“三十六计”
《新语文学习(教师)》2013年第6期94-95,共2页杜光 
《勾践灭吴》在以朴实无华著称的《国语》中别具风采:简练、精彩、富于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同时,这篇文章在谋略上也更胜一筹,其中包含不少《三十六计》中的计策。《三十六...
关键词:《勾践灭吴》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国语》 文学意味 情节曲折 人物形象 外交辞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