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隐性课程建设探析—-基于厦门大学的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微达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  处:《国际高等教育》2018年第4期1-8,共8页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摘  要:一、隐性课程的内涵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潜课程、隐蔽课程、内隐课程、无形课程等。[1]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一词最早是在1968年由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正式提出的,他在《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说道,“任何人,或稍加思考的人都了解:学生在读、写、算或其他学术课程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

关 键 词:隐性课程建设 厦门大学 1968年 潜在课程 隐蔽课程 美国学者 班级生活 学校教育 

分 类 号:G40-012[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