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怡[1]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12期44-46,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 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立项课题(课题编号为:2017JK12-L028)"基于历史语境理论建构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按照这一定义,首先,历史解释的基础是史料,历史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史料的梳理和理解”。这既包含了对史料的求证、鉴别,也包含了对史料的理解、解释。其次,历史解释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对史料的收集、辨析到描述过去、发现问题、剖析因果关系,阐释历史意义和价值,反映了历史解释素养由浅入深的培育层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