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与历史解释的视阈融合——以“戊戌变法”的教学实践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怡[1] 

机构地区:[1]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214062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12期44-46,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  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立项课题(课题编号为:2017JK12-L028)"基于历史语境理论建构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按照这一定义,首先,历史解释的基础是史料,历史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史料的梳理和理解”。这既包含了对史料的求证、鉴别,也包含了对史料的理解、解释。其次,历史解释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对史料的收集、辨析到描述过去、发现问题、剖析因果关系,阐释历史意义和价值,反映了历史解释素养由浅入深的培育层级。

关 键 词:历史解释 史料 教学实践 戊戌变法 视阈 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因果关系 

分 类 号:G633.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