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评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英 

机构地区:[1]湖北省枣阳市环城丁庄小学

出  处:《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3期84-85,共2页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而课堂评价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因此,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应努力做到让发展性评价走进课堂,倡导评价过程要体现全面化、多元化、经常化、差异化;既重视过程评价又重视全程评价,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效益,切实提高教育实效,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让评价真正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关 键 词:《品德与社会》课程 课堂评价 激励学生 生命成长 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 过程性评价 品德课教学 

分 类 号:G623.9[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