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巧玲
出 处:《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年第12期131-131,共1页
摘 要:探究性教学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而农村中学要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首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性,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教学内容和活动范围不只局限于教材之上、教室之中,还应包括学生的生活内容、社会实践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学生争论、角色扮演、个人教学、启发式、讲授式、独立学习、问题探究型等。农村中学的学生应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结合,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 键 词:探究性教学 学习策略 新课程背景 中学语文 接受性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传授者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 类 号:G424.1[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