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知识与道德的结合点——《衣食的来源》教学回顾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建英[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

出  处:《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5年第3期69-71,共3页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与社会课程合并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通过研读《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中,尤为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与生活态度。显见,品德与社会课程加重了品德教育的分量。那么,怎样把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原本属于社会教材的内容,不再指向学生的社会知识层面,而是指向学生的道德精神层面呢?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10课《衣食的来源》第一课时教学,我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关 键 词:道德存在 知识层面 课时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 合点 思想品德课程 社会常识教育 生活教育 

分 类 号:G623.1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