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5期31-34,2,共4页Modern Chinese
摘 要:《雨霖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柳永词二首》中的经典名篇,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依据王荣生教授“依据文章体式定终点目标,依据学情定教学起点”的阅读教学理论设计了三个阶梯式的教学环节,并把诵读教学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教学设计层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金十大流行词曲之一,在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后人有“晓风残月柳三变”的赞誉。《雨霖铃》上阙九句五十字写离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情侣间依依惜别的情态;《雨霖铃》下阙八句五十二字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别后相思,此处皆为虚写。而虚写的别后之情,又与上片的实写之景形成鲜明对照。柳永运用充分的艺术联想、融情入景、虚实相生、多层虚写的艺术手法将缠绵凄清的离别之伤充分展现出来,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和无尽的人生感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