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秀昌[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哲学系,重庆400715
出 处:《江淮论坛》2015年第3期114-120,193,共7页Jiang-huai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1B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13JJD720014);西南大学引进人才计划项目(104370-20700907)
摘 要:冯友兰曾撰写大量的评孔、论孔文章,以真心尊孔、扬孔为主而兼有违心批孔、反孔的言论。在涉及孔子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时,尽管冯友兰一度也采取"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方法,但从总体上说,他既主张"同情理解"与"修辞立诚"的态度与方法,又持守"抽象继承法"和"普遍性形式的思想",这些方法正是研究中国哲学史最基本的方法。在孔子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应当以追求真理的精神,摒弃"唯我独尊"、"唯我独真"的独断主义态度与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如此,才能够真正构建符合中国哲学特质的研究方法论,推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创新与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