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2]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01 [3]香港公开大学大学研究中心,香港999077
出 处:《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第11期20-25,32,共7页E-education Research
基 金:陕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基于微课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SGH140830);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课堂变革研究"(课题编号:1202116C)
摘 要:学习科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盛行对学习场所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学习场所的革新提供了可能,学习空间研究己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与传统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空间相比,"未来课堂"、"主动学习教室"等学习空间代表着不同的空间范式,它蕴含着学习可以发生在任意地点和任意时刻、学习者的社会性交互对于学习而言至关重要等关键假设,学习场所领域正面临着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的范式变迁,而社会背景、学习理论、学习科学、信息技术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了空间范式的变迁。教学空间与学习空间的并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推动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的范式变迁,利益相关者的重视、设计理念的更新、设计方法的优化、技术的支持是其中四个重要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