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建芳[1]
机构地区:[1]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出 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5年第11期13-15,共3页Maths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自筹课题“优化与‘导学案’匹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课题编号:C-b/2013/02/004
摘 要: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在很多场合对数学合作探究学习提出质疑:接受学习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主要的、最基础的学习方式,对合作探究学习的过分重视边缘化了接受学习;课堂实践中合作探究的形式大于内容,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讨论居多,简单问题复杂化、重复化……这些质疑反映了数学合作探究实践中的一些现象,但绝不是“回归”到“课改”以前老路子的理由。低效、复杂化、重复化的合作探究是忽视了合作探究学习的数学学科特征。
关 键 词: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结构 探究型 基础教育阶段 接受学习 课堂实践 专家学者 学习方式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