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口溜”教学法初探——以《世界历史》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正明 

机构地区:[1]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中学

出  处:《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6年第4期26-27,共2页Journal of Yunnan Education

摘  要: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的媒体,是教学的主要工具,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所教的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笔者认为,要让课堂活起来,课堂上没有打瞌睡的学生,就要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难记的历史事件及年代容易记,让其有趣、有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顺口溜”教学法效果很好,在此简单梳理,跟各位老师商榷。

关 键 词:“顺口溜” 教学法 《世界历史》 知识和信息 语言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 审美性原则 传递信息 

分 类 号:G633.7[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