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慧[1]
机构地区:[1]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 金:四川省社科项目"郭沫若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研究"(SC15E019)的阶段成果
摘 要:郭沫若在1928年到1930年以笔名"易坎人"连续翻译出版了美国著名揭黑幕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1878-1968)的三部长篇小说,即《石炭王》(1928)、《屠场》(1929)和《煤油》(1930)。这三部小说的汉译是郭沫若翻译英美小说的全部成绩,在当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三部译作诞生于创造社出版活动转型期,体现了郭沫若为推动和顺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潮流所做出的努力。本文从翻译的主体间性视角出发,将郭沫若的译论、他的文化观以及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与具体文本分析相结合,研究郭沫若对辛克莱小说翻译的异化策略所导致的欧化语法现象,以及过度的欧化对传达原文风格所产生的影响和异化策略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