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滑向“过度解读”的原因与对策——以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解读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洁群[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通市平潮高级中学

出  处:《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年第1期33-34,共2页The Wor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文本的多元解读是指读者通过阅读对文本进行主观审视,创造性地对文本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独特观点和见解。多元解读,需要从文本的内涵、作者意图等层面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情感体验。以郭初阳的《愚公移山》课堂实录为例,笔者发现他对文本的解读与众不同,跳出一元解读的框架,大胆突破传统,从文化符号角度,对“愚公”提出质疑,并将“愚公移山”的故事放置到农业时代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之下,带领学生进行一场破译寓言密码的“文化之旅”。

关 键 词:多元解读 课堂实录 《愚公移山》 文本 农业时代 文本解读 寓言 解读文本 文化之旅 学语文 

分 类 号:G633.30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