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媛
出 处:《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10期285-285,共1页
摘 要:一、设置悬念,调动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命运、事情的真相总是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在小学语文教中,我们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提出一些有趣的悬念性问题,能引起学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我在教学《惊弓之鸟》时是这样设计的:同们,空中有一只大雁你用什么办法能把它打下来.用枪、用弹弓、用射,甚至用大炮、飞机、导弹什么的.在学生议论纷纷时,我接着说,时候有个叫更赢的射箭能手,只用一张弓就把大雁射下来,你相信么不相信,那么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惊弓之鸟》,看他是怎样射下大的.再如学习《乌鸦喝水》时,我把盛有多半瓶水的瓶子和几块碎子放在教桌上,问学生不倾斜、不打碎瓶子,谁能喝到里面的水几个学生做了各种尝试都没有成功.在他们失望迷茫的时候,顺势提出今天我们来学习《乌鸦喝水》,让这只聪明的乌鸦教给喝水吧.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一强烈的好奇心和急于得到答案的迫切愿望,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去读书,去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