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占忠
机构地区:[1]甘肃省白银市教科所
出 处:《语文建设》2018年第4X期72-74,共3页
摘 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据此,很多学校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但不同程度存在课程开发理论滞后、框架结构缺乏张力、课程设置鲜见特色、评价体系不够规范、课程实施流于形式等弊端。笔者认为,开发实践校本课程的学校应该悉心研究,以语文课程的理论体系、教学计划、实践活动指导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现校本课程的教学价值,突出语文课程的文化价值,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步提升。
关 键 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 语文课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建 集体主义精神 三级课程管理 语言文字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