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俊
机构地区:[1]重庆市合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 处:《师资建设》2019年第10期75-77,共3页
摘 要:统编教材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让这一原本相对隐逸的教学板块突显出来,引发大家的热议与关注。一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一共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课,既关注了内容的适应性,又体现了对口语表达能力持续、渐进式发展的培养过程。如第一次口语交际课安排了《我说你做》,训练孩子们敢说、能大声说的品质,最为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听别人说话”,培养“听”的能力与习惯;《我们做朋友》一课,引导学生能自信大方地做自我介绍,知道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交际礼仪;《用多大的声音》一课,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培养初步的场合意识和对象意识;《小兔运南瓜》侧重于落实“说”的要求,是对前三次课所习得技能的综合运用。每一次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都是层层递进、相互兼容的,可见编者对口语交际内容编排的良苦用心。如何有效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