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课程设置模式的适用特征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莫天生 

机构地区:[1]广州工商学院

出  处:《广东教育(职教)》2019年第11期22-25,共4页

基  金: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8A084810);广州工商学院2018年度科研课题项目(KA201810)阶段成果;广州工商学院2018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ZL20181110)阶段成果;2019年度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专项课题阶段成果。

摘  要: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性质的应用性和职业技术方向。当前其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重视不够、“通”“专”课程比例不当、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失调、缺乏针对性和选修课量少质差等问题。民办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采用“平台+模块”的模式:“通专结合”模式、“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模式、“本科学历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模式或“产学研框架下的课程”模式,构建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

关 键 词:民办高校 课程设置模式 学科基础课 通专结合 公共基础课 产学研 比例失调 课程比例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