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关键环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运用——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堂观察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建春[1] 

机构地区:[1]中山市华侨中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3期24-27,共4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基  金: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重点项目“批判性思维视野下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2018ZQJK042)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1]从学理上考量,课堂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是一个复杂的情境。为了捕捉转瞬即逝的课堂情境,提升课堂观察的效度及信度,需要借助观察量表这一"抓手"或"支架"。因为,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的关键,"它的水平决定着课堂观察的技术水平,也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水平"。[2]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要进行课堂观察,符合学科特质的观察量表要先行研发。

关 键 词:课堂观察 观察量表 课堂文化 课堂情境 对外开放格局 辅助工具 录音录像 技术水平 

分 类 号:G633.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