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阚丽娜[1]
机构地区:[1]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4期110-111,共2页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成长,这既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体现,同时也是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必备品格培育的需要.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这样的经典文本,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成长,这些成本的风格各有不同,所处的时代可能也有所差异,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豪放又或者是婉约,都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有益的思考.在这其中,有一种文本并不多见,这种文本由思想巨人写就,同时所描写的本身也是思想巨人,面对这样的文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又应当引导学生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解读,这既是教师科学教材分析观下应当作出的正确选择,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的价值蕴含.这一文本就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