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云洁[1] Zhao Yunjie
机构地区:[1]许昌学院图书馆
出 处:《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6-9,共4页Journal of 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
基 金:2019年度许昌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961;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8年度调研课题《自媒体艺术创作现状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KL-2018-1317。
摘 要: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曾长期处于世界文化的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历史影响,有着卓越璀璨的价值地位。”[1]大力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提高文化自信,抵御西方某些劣质文化的入侵,还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当前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推广普及工作的力度有待于加强,同质化工作较多,缺乏创新等,应对措施大致如下:坚持师古而不拘泥于古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推广、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以产出更优质的文化作品等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