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思维遮蔽,走向语用解读——以《齐桓晋文之事》一处“通论”注释释析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柳振华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出  处:《语文月刊》2022年第2期79-81,共3页

摘  要: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选入了《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教材对"为长者折枝"这句话给出了三种解释:"为长者按摩肢体。枝,同‘肢’,肢体。一说‘折枝’指弯腰行礼。另一说‘折枝’即折取树枝。均喻指常人较易办到的事情。"这三种解释应是自《孟子》问世以来,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注解。可面对这三种解释,师生完全遵从呢,还是遵从其中一种呢,这无疑成了该文本阅读教学的一处思维困惑点。

关 键 词:统编教材 折枝 《齐桓晋文之事》 历代学者 高中《语文》 《孟子》 思维困惑 文本阅读教学 

分 类 号:G634.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