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爱琴[1]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100-107,共8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课题“西北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研究”(17YJC880092)。
摘 要:儿童意识,就是儿童特殊性认识。儿童学的出现,促动了对儿童特殊性的认识,产生了儿童意识。但由于这种特殊性认识是经由与成人相较得到的,因而,儿童意识本身处在崇拜与危机、解放与规训、祛魅与迷魅并存的悖论中。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儿童意识的改造需要变革人们对童年的认识,并借助教化过程,在“真”的、“自觉”的、归于大众的儿童意识的促动中,基于儿童生活的实实在在的转变方可实现。
分 类 号:G610[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