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鸿飞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出 处:《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年第1期54-55,共2页
摘 要:汉字是具有诗性特征的,文学是以“诗”为发展源头的,世界、价值、人生需要用一种诗意的方式来观照对待,语文从形式的组成到内容的深化都必然是充满诗意的。所以,由教师、学生、教室组成的语文课堂也必定是诗意的,既具有诗性的特征,又具有诗意的情怀。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一般诗人与读书人常存一种偏见,以为诗的精微奥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经科学分析,则如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这也是诗意语文课堂很多人误解的原因,认为诗意语文课堂就是一种氛围,一种感觉,一种境界,无迹可寻,无法可依。既然诗意语文课堂具有诗的文体特征,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诗”的文体特征来研究诗意课堂的实施策略。欲解读诗意语文课堂,必先研究“诗”这一文学形式,诗歌具有情感性、节奏性、往复性、规范性、音韵性、意境性等特征,诗意语文课堂既然以汉字的诗性特征为起源,以诗的文体为文学源头,以诗意的艺术方式来确立观照世界的态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定要呈现出“诗”这种文体的特征。为进一步厘清诗意语文的特征、课堂实施策略等内容,在原有董一菲老师诗意讲坛的基础上,从2022年第1期开始,我们将邀请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孙鸿飞老师(哈尔滨市新时代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诗意课堂的板块、诗意课堂的承联、诗意课堂的选材等八个主题,全面展现作者在诗意语文课堂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