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的运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朝远 

机构地区:[1]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商业文化》2022年第18期140-141,共2页Business Culture

基  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办高校学生评教信度研究”(2017GXJK24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引导式教学法源自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art of midwifery)教导法。苏格拉底自称自己是无知的,因此,他只是把问题提出来让别人回答。在他人回答问题后,苏格拉底则通过反驳,或继续提问,“诱导”他人一步步的靠近苏格拉底所设定的“答案”。苏格拉底将自己这种启迪式教导法为“产婆术”(又译为助产术)。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不对问题进行正面回答,而是在谈话中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让对方逐步获得知识;二是提问具有系统性,即围绕某个主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就是把通过设计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方式。引导式教学法对解决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马原”课)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引导式教学法 产婆术 思政课教学 苏格拉底 助产术 启发式教学法 正面回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