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鑫
机构地区:[1]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116029
出 处:《华夏文化》2022年第3期34-37,共4页Chinese Culture
基 金:海南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语言哲学视域中的唯识学与现象学比较研究”(HNSK(YB)19-32);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意识与语言之间:佛教唯识学基本问题研究”(2021BSW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唯识学起源于古印度,是中观学之后大乘佛学的主流。唯识学传入中国后,经过玄奘、窥基等大师的弘扬,不仅更加系统化和精密化,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学派--唯识宗(又名“法相宗”),虽传之不远,却独树一帜。唯识学的根本命题是“万法唯识”。八识、三自性和五位百法等概念系统,唯识无境和转识成智等命题系统,皆可视为对此根本命题的展开。然而,意识毕竟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内在于心灵,又迁流不息,要对意识进行描述和解释,必须得借助语言这一中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9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