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写作:浸润于日常的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淳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师道(人文)》2023年第4期17-20,共4页

摘  要:教育写作作为实践性文体写作,向来多集中于对教育发展的探索、教育现实的分析、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事件的记录等等。理论和实践相促相长也通常被视为教师成长的最优模式,以及写作研修最重要的目的。理论的推进和教学的优化当然是教育写作可期的创作效能,但写作带来的对教育理解的加深和对自我成长的促发却不一定以理论的“析出”为表现,通常还呈现为一种疗愈、发现的泛在——教师通过文字的自我疏解走出精神性困境,在通往更广阔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不断明晰、接纳和升华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

关 键 词:教学事件 教师成长 教育写作 最优模式 生活场景 自我成长 教学经验 精神性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