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谋"三增": 家校共育视角的转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婷婷 

机构地区:[1]上海市闵行区莘松小学

出  处:《教育》2023年第11期65-67,共3页Education

摘  要:"双减"政策出台,有家长戏称可以从此"躺平",放手将孩子交给学校,政策给自己也减了负.家长真的可以就此"躺平"吗?事实上,"双减"在对学校教育提出更高标准、对校外培训实施更严管控的同时,对家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定义了家庭教育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引导和影响".同时还指出"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因此,"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家长该增强些什么,增加些什么,才能唤醒家庭教育的本真回归,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关 键 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 协同育人机制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校外培训 家庭教育 本真回归 

分 类 号:G78[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