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作者意图 促进历史解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辰安 

机构地区:[1]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11期35-37,共3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摘  要:一、“辨别作者意图”路径阐述从历史学中史料的维度来看,无论是人为书写的文字史料还是口耳相传的口述史料,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意图。《新课标》还列有图像史料和音像史料,诸如绘画、雕塑、照片、录音、纪录片等,虽然许多是真实场景的记录,但他们背后都有摄影师、画家等“创作者”的存在,也无法避免“作者意图”的存在。[1]诚如课标所言,“史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的历史之间,即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2],其中阐述的正是作者个人因素对史料的影响。

关 键 词:作者意图 《新课标》 本质内容 口述史料 口耳相传 真实场景 文字史料 主观认识 

分 类 号:G633.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