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鼎立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 处:《上海教育》2022年第24期16-18,共3页Shanghai Education
摘 要:课堂话语作为课堂环境下思维与交往的核心媒介,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广泛关注。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与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话语互动密切相关。同时,近二十年来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高质量的课堂话语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为了评估课堂话语的质量,许多关于课堂话语的分析工具被开发,例如Micheals和O’Connor提出的“富有成效的学术性谈话动作”(APT)方案和Hennessy等人提出的“教育对话分析计划”(SEDA)方案。这些工具用于分析课堂话语的形式和功能,从而描述和评估师生话语互动的有效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