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世昌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华武术》2024年第5期43-45,共3页
摘 要:无为与有为。无为与有为是道家关于修身养性的一种学说。最早提出无为学说的是老子。老子的无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2章)、“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48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老子》第73章)。无为是一种善行、德行、教行,凡不应该做的事情,皆不可为。无为的学说包含着无为与有为的诸多矛盾,后来的道家便提出一种修正的学说,认为一般人为,都是无为,只有违反自然规律而作可怪或不可能的事情,方是有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2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