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银燕
机构地区:[1]湘潭市岳塘区大桥学校
出 处:《湖南教育(中旬)(B)》2024年第4期68-70,共3页
摘 要: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探究规律的教学内容介绍了“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学生在惊叹于乘法速算方法的神奇之外,还想知道其算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于是我多方查找速算的算理,但相关内容少之又少。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明白“头同尾合十”乘法速算的算理呢?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乘法竖式原来是古印度人发明的,通常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被写成4行。那么,能不能从乘法竖式的角度来解释“头同尾合十”速算方法的算理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