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毅[1] 庞冠群 李月琴[3] 李晓风[4] 刘玉群 隋子辉(整理)[6]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 [2]北京师范大学 [3]华东师范大学 [4]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5]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6]北京市第二中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16期4-12,共9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摘 要:见微知著,臻于至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秉承这一宏旨要义,教育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得以施行。《中外历史纲要》的书写更多的是采用宏大叙事,内容提纲挈领。而选必教材则是融细节与深度于一体。要精准、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探究”有效的知识传递方式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潜心钻研,依靠学术引领当是不二法门。本文就选择性必修1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课为例,就教材教学涉及的相关问题的学术逻辑、背景知识以及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关于课程标准、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以及价值取向等问题向北京大学高毅教授等几位专家求教,以释疑解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