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校本化运行模式探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和剑菲 

机构地区:[1]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

出  处:《北京教育(普教版)》2025年第1期86-86,共1页Beijing Education

基  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校本化运行模式的初步研究”(课题编号:CDBA23078)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学阶段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学校的校本课程和日常教学中,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科技教育运行模式。1.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基础科技知识、创新思维方法、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包括历史人文类、价值引领类、学科拓展类、特长培育类,既尊重学科差异、人文差异、年级特点和学生需求,又创新了德育内容,细化了德育形式,调整了课堂方式,深化了德育实践。

关 键 词:校本课程 创新思维方法 德育实践 德育内容 学科差异 校本化 价值引领 实践操作技能 

分 类 号:G632.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