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从知识串联到方法迁移--以“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为例  

作  者:张健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中学,226100

出  处:《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5年第1期113-114,共2页

摘  要:本文结合“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课例,谈谈如何在“单元教学”背景下,将知识进行串联,将方法进行迁移.一、“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第4课时,即13.3.2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能证明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会用之解决相关计算和推理等问题.教材之所以将本节课题定为《等边三角形(2)》而不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是因为本节内容是由等边三角形推出的关于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 键 词:单元教学 人教版教材 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课例 方法迁移 教材分析 知识串联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