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有思·有情:历史课堂的追求  

作  者:徐丽丹[1] 熊文文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330046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5年第1期49-51,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摘  要:笔者观摩“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一课。这堂课内容复杂且繁多,执教者作为一位经验丰富且具有扎实功底的青年教师,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并考察地方史,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带领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构建出一节高效的课堂。一、人物主线,以人系事,纵贯历史课堂有学者认为:“人、社会、自然共同构成了世界,但人是其中唯一的‘活性’因子,是灵魂,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1]由此可知,历史学科要对人进行研究和学习,这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利用人物资源辅助教学的方式众多,其中以人物为线索的主题式教学效果突出。

关 键 词:历史课堂 主题式教学 执教者 堂课 青年教师 教学效果 南京国民政府 地方史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