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建模在遗传致死问题中的应用  

作  者:吕妍[1] 

机构地区:[1]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

出  处:《教学考试》2025年第15期13-14,共2页

摘  要: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内容对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其中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的核心基础,这部分内容最早在八年级下《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中出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主要从宏观层面概括性状的显隐性内容,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时,因对其内在本质掌握不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具体的表现:知识点记忆不牢固,不能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对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理解不够准确、全面。

关 键 词:义务教育阶段 思维建模 遗传与进化 遗传因子 生物性状 融会贯通 遗传信息 普通高中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