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与言说的关系看汉语的思维特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顺福[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暨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39-40,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对汉语言的哲学思考与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不过,现有研究通常由语言学家完成,鲜有哲学家参与,其理论成果常常流于表面而未及要领。本文认为,古汉语中“言”有两种内涵,用索绪尔的话说,“语言分为语言和言说”。言的这两种内涵揭示了语言的两副面孔,即,作为思维活动的言说和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其中,作为言说的言属于形而上者,作为工具的语言则属于经验性的存在。言说即心动或思维,这种思维之言是超越存在,而语言是形式化的存在,如声音和文字,是思维的工具,区别于思维。

关 键 词:思维工具 超越存在 思维特征 思维活动 流于表面 形式化 古汉语 言说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