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作品数:234190被引量:645163H指数:19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启星欧阳志云曾光明王连生江桂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城市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期湿地保护修复策略研究——以禹城市为例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5年第2期37-40,共4页梁文娟 
【目的】探索新时期做好湿地保护修复工作的策略。【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湿地保护修复的重要性,对禹城市湿地进行实地调查,详细记录湿地的地理位置、面积、植被覆盖、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等基本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找出禹城市徒...
关键词:湿地保护 修复 绿水青山 生态 环境 
“双碳”目标下中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
《生态经济》2025年第4期87-95,共9页张灿 袁振龙 李继霞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项目“京津冀新型城镇化与城市韧性关系的研究”(KY2024D0177)。
在“双碳”目标下分析中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对实现强可持续发展有现实意义。论文运用Super SBM-DEA模型测算了2007—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函数...
关键词:“双碳”目标 生态福利绩效 动态演进 区域差异 收敛性分析 
数字贸易提升城市环境绩效了吗?——来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证据
《生态经济》2025年第4期159-168,共10页向仙虹 赵佳佳 邹志雁 杨国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碳’目标下高耗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研究”(22CJY05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疆能源密集型产业‘碳达峰’预测与路径选择分析”(2022D01C66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数字赋能助力新疆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与路径选择”(XJEDU2023P038)。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不仅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的重要制度设计,更是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探索,对推动贸易数字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
关键词:数字贸易 城市环境绩效 跨境电商综试区 多期DID 
环境规制、数字经济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原城市群数据的经验证据
《生态经济》2025年第4期169-176,共8页马栋栋 蔡雨颖 李贵芳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字技术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的机制与对策研究”(242400410266);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碳减排的机理与对策研究”(2024-ZZJH-153);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25-CXRC-31)。
基于2013—2020年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BM-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8%,城市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存在差异。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数字...
关键词:环境规制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经济 中原城市群 
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56-69,共14页邝嫦娥 狄亚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192);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YBA133)。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
关键词:数实融合 耦合协调模型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环境类评比表彰能促进绿色发展吗?——来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运动的证据
《岳麓公共治理》2025年第1期114-130,共17页邵翠樱 唐贤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健康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健康权到全球公共卫生治理(WKH3056010/001)。
环境评比表彰是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的重要治理工具,而关于其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的共赢却鲜少有系统的研究。基于2006—2017年285个地级市数据,将国家卫生城市的命名作为一项准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了地方政府参与环...
关键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绿色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环境类评比表彰 治理工具 
基于全域供需匹配的充填用磷石膏调配优化——以宜昌市为例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1134-1142,共9页王其虎 王晨薇 黄兆云 
湖北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科技项目(HBAQ201735)。
为优化磷石膏作充填骨料时存在的运输调配成本,研究调研分析了磷化工城市矿山磷石膏充填供需不平衡特征,并明确了影响多点间磷石膏供需调配的因素;基于网络流模型和Ford-Fulkerson算法思想,以充填用磷石膏运输成本最低、运输流量最大为...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磷化工城市 充填用磷石膏 全域供需匹配 调配路径优化 
城市发展环境压力对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效应
《环境科学》2025年第3期1473-1481,共9页覃朝晖 王镕菲 丁志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MZ138);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SXKF202204)。
城市发展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碳减排任务难度逐步增大,厘清城市发展环境压力对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效应,有助于“双碳”目标的早日达成.研究基于2006~2022年中国内地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可拓展随机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测算城市发展环...
关键词:城市发展环境压力 碳排放水平 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碳达峰 碳中和 
数据驱动下广东省碳排放时空分异特性及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2025年第3期1482-1491,共10页柯毅明 郜媛 袁铭 柳伟 刘芳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30308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GD22YGL14);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1A1515110295)。
科学评估碳排放特性是精准施策、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环节.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结合2013~2022年经济活动、能源消耗和人口分布等年鉴数据,借助碳排放核算方法分析广东省各市近10 a碳排放变化及空间分布特性,利用主成...
关键词:碳排放 时空特性 城市聚类 因素分解 绿色发展 
海绵城市源头设施运行阶段减污降碳及协同路径
《环境科学》2025年第3期1548-1557,共10页彭思源 赵洪涛 柴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529)。
我国正处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全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时期,亟需科学认识海绵城市源头设施运行阶段的减污降碳效益及协同路径.以江苏省无锡市30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海绵源头设施运行阶段的减污、降碳...
关键词:海绵城市 源头控制设施 减污降碳 NSGA-Ⅱ 多目标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