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方剂学

作品数:41931被引量:92610H指数:5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付陈锐胡献国丁树栋谢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验方方剂中药文后参考文献汇编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胡献国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降压护心菊花蜜膏
《蜜蜂杂志》2024年第12期43-44,共2页胡献国 
中医认为,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所致的发热、头痛、咳嗽,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昏花,疮痈肿毒等。菊花善祛风热之邪,对外感风热...
关键词:外感风热 风热之邪 疏散风热 头痛眩晕 肝经风热 微寒 温邪 清肝明目 
《饮膳正要》中的蜜膏方
《蜜蜂杂志》2024年第11期44-44,共1页胡献国 
《饮膳正要》为元朝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该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是我国甚至是世界上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对传播和发展我国卫生保健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该书图文并茂,记载的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其中载有许多蜜膏疗方,...
关键词:卫生保健知识 《饮膳正要》 蜜膏 饮食卫生 食疗方 忽思慧 营养学 图文并茂 
缺铁性贫血蜜膏有方
《蜜蜂杂志》2024年第9期42-42,共1页胡献国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贮存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致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参芪膏验方:党参、黄芪各250g,蜂蜜100 g。用法:将参、芪洗净,冷水泡透,加水适量煎煮,共煎3次,合并煎液,小火浓缩,加蜂蜜收膏。每次10g,每日2次,开水冲饮。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 共煎 血红蛋白合成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蜂蜜 蜜膏 铁贮存 参芪膏 
止咳化痰橘红蜜疗有方
《蜜蜂杂志》2024年第7期I0009-I0009,共1页胡献国 
橘红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的外果皮。中医认为,橘红性味辛、苦,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中...
关键词:咳嗽痰多 风寒咳嗽 脾经 理气宽中 呕恶 芸香科植物 燥湿 利气 
肺纤维化蜜膏疗方
《蜜蜂杂志》2024年第6期I0010-I0011,共2页胡献国 
肺脏间质组织由胶原蛋白、弹性酶及蛋白糖类构成,当成纤维细胞受到化学性或物理性伤害时,会分泌胶原蛋白进行肺间质组织的修补,进而造成肺脏纤维化。本病属中医“肺痿”范畴,《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言“热在,上焦者,...
关键词:滋阴清热 病脉证治 肺痿 间质组织 肺纤维化 肺间质 伤阳 肺燥 
酥油蜜膏方
《蜜蜂杂志》2024年第2期45-45,共1页胡献国 
醍醐,俗称酥酪、醒醐,出自《雷公炮炙论》,又名酥油、琼酥。现介绍几则酥油蜜膏方,供选用。1紫苏膏。验方:生地黄90g,生姜60g,天门冬250g,生麦冬500g,杏仁90g,紫苏子60g,生牛120g,生玄参500g,炼蜜180 mL,酥油60 mL。
关键词:《雷公炮炙论》 蜜膏 炼蜜 生地黄 紫苏子 酥油 天门冬 
温阳散寒,桂枝蜜膏
《蜜蜂杂志》2024年第1期47-48,共2页胡献国 
中医认为,桂枝性味辛、甘而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痰饮,蓄水,心悸等。《本草纲目》言其“主治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名医别录》言其“温筋通脉”。《...
关键词:《名医别录》 发汗解表 膀胱经 温阳散寒 喉痹 咳逆 结气 通阳 
小儿佝偻病膏疗方
《蜜蜂杂志》2023年第11期42-42,共1页胡献国 
小儿佝偻病,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临床以多汗、夜啼、烦躁、枕秃、肌肉松弛、门迟闭、鸡胸肋翻或下肢弯曲等为特征。
关键词:营养缺乏性疾病 小儿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夜啼 枕秃 肌肉松弛 婴幼儿时期 多汗 
益母草蜜膏疗方
《蜜蜂杂志》2023年第8期I0015-I0016,共2页胡献国 
益母草子,又名茺蔚子,为益母草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医认为,茺蔚子性味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本草纲目》言其“调女人经脉,崩中带下,产后胎前诸病。久服...
关键词:活血调经 蜜膏 肝经 崩中 清肝明目 微寒 胎前 益母草 
夏日蜜姜有益健康
《蜜蜂杂志》2023年第7期I0017-I0019,共3页胡献国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全国各地均产。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和中解毒之功,本品辛温走散,有发汗散风散寒解表之功。现介绍几则蜜姜方,供选用。1姜蜜汤。验方:生姜、蜂...
关键词:脾经 人肺 温肺 辛温 有益健康 生姜 温中止呕 发汗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